主动器件定义及分类

主动器件是指需要外部电源才能工作,并能够放大、控制电流的电子元件。它们在电路中起到信号放大、开关控制等重要作用。主动器件主要包括晶体管(如BJT、FET)、二极管、集成电路(IC)等。这些器件是现代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,因为它们能够实现信号处理、功率放大等功能,而被动器件(如电阻、电容、电感)则无法实现这些功能。 晶体管是最常见的主动器件之一,分为双极型晶体管(BJT)和场效应晶体管(FET)。BJT有NPN和PNP两种类型,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调节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;FET则包括MOSFET和JFET,主要通过电压控制导电沟道的宽度来改变电流。 集成电路(IC)则是将多个晶体管、电阻、电容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,形成更复杂的电路结构。IC可以实现各种功能,从简单的逻辑门到复杂的处理器。IC按照集成度可以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(SSI)、中规模集成电路(MSI)、大规模集成电路(LSI)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(VLSI)。 主动器件与被动器件共同作用,构成了现代电子设备的基础。了解主动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对于学习电子工程、设计电子产品至关重要。

联系方式

查看详情

在线咨询

电子行业信息